艺术留学

首页 > 艺术资讯 > 艺术创新:据说,AI 要取代艺术家啦?

艺术创新:据说,AI 要取代艺术家啦?

发布时间:2019-07-18 艺术留学咨询:400-612-8881

最近,谷歌出了个AI画画网页,机器人也能画画了?!所以,AI在未来有可能取代艺术家吗?

最近,谷歌出了个AI画画网页,美院老师邱志杰出了个AI学生,连手机软件都出了AI滤镜,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——艺术对于机器人来说似乎也只是小菜一碟。

有独立艺术闯作能力的“AI画师”真的存在吗?国际象棋这种理性领域比不上机器人就算了,这下连感性领域都要被AI侵占了?作为一个不服气的人类,我倒要看看,究竟什么样的AI能够代替艺术家?但首先,让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画儿——

 

  艺术,离不开艺术创新。 

 

这些AI作品确实可以通过图灵测试,但它们具有艺术创新吗?艺术家的任务,从来都不只是画得像或者画得美,而是产生新的风格、新的理念、新的视角,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,而这正是凭借单纯数据和算法的堆积很难达到的。

拿钢琴打比方,如果只拼准确度和速度,钢琴机器人可以轻易打败朗朗;但是弹钢琴不只是按准琴键,每个钢琴师的手指都有各自的accent(即口音、重音),轻重缓急的变换、个人风格的诠释,这些都是机器人难以自创的。

 

因此,我们仅凭“创新(creativity)”这一点,就可以轻易排除掉几位AI选手——

 

▼ 这位德国的AI选手,可以将任意一张照片,变成梵高、蒙克、毕加索等风格的画作。

▼ 这位法国的AI选手“保罗”,可以利用摄像头,十几秒之内将对面的人画成一张素描。

基本上,这些选手,或者是一个稍高级点的滤镜,或者就是一串显而易见的重复代码,基本都不具备艺术创新的能力。

 

  那么,艺术创新是什么? 

 

这个问题,可以说是所有AI艺术家的核心问题。我想,在这个方面,下面这几位选手或许更具有参考价值——

 

  第一位选手 Cloudpainter  

 

挑战人类宣言:没有什么是“深度学习”搞定不了的,包括创新力~

 

还记得当初那个靠深度学习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吗。在美国,Pindar Van Arman同样用深度学习教会了他的AI机器人Cloudpainter如何用纸笔和颜料画画。

 

用这种方式,cloudpainter打破了机械绘画的单一性和风格倾向,它不仅能够记住以往的作品,尝试自我优化,随着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风格,还能通过摄像机自我观察,随时进行调整。

这种不断学习的方式,使cloudpainter成为了一个不断在学习中的、不断独立地发现规律、掌握规律的“绘画学徒”。


那靠这种勤劳刻苦、天天复习的方式,到底能不能得到创新力呢?

 

其实,本质上来说,cloudpainter依然只是画画的媒介,而Pindar本人通过为机器人选择绘画对象,以及大海捞针般地挑选成品,成为了事实上的创意主体。

但cloudpainter也有一定的自主的能力,他可以在多个画布上随机改变算法产生多个画作,并且根据这些画在ebay上拍卖出的不同价格进行自我调整,在上千张无意义重复的画作之中,时不时能产生一些艺术惊喜。

 

但是,惊喜不代表创新,只能代表算法中混入了一定的随机性,一只猩猩在打字机上乱按个上千亿年,说不定都可以打出来一部哈姆雷特。

cloudpainter「 the hunter」

 

如果你拿cloudpainter最经典的这幅“猎人图”跟安迪沃霍尔的量产艺术作比较,会发现安迪沃霍尔不过是在单一画面上调整了两个颜色而已,自己画的成分可能都比不上cloudpainter。

Andy Warhol 「 Marilyn Monroe」

 

但是,正由于沃霍尔选择的两个颜色如此喧闹而原始的、充满时代张力的、史无前例的冲撞,使得它即使被拿来流水线生产,也依然有无数人买账。而缺少自创性和前瞻性的cloudpainter,却恰恰无法对颜色组合的可能性产生概念。单单这两个颜色的选择,就是cloudpainter永远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
 

一号选手取代指数★☆☆☆☆

 

总结:自我学习学不来创新最多学成画匠

 

  第二位选手 Deep Dream  

 

挑战人类宣言:艺术创新,就是一场颅内的神经元飞行!!!

 

如果你看过西部世界,你应该还记得故事开头科学家们在机器人身上实验的那个概念——Reveries,即遐想,冥思。

通过给机器人一段往世的记忆,使得机器人在日常运行时,容易被现实事件触发而遐思翻飞,从而更具人性之美,但正是由于这份“遐想”,使机器人产生了自我意识,激发了反抗。

 

这个故事给了所有人一个值得探讨的概念——想象力,会不会就是自我意识之源?而自我意识,又正是创新力的来源。

 

果不其然,立即有人利用“遐想”的概念,让电脑尝试用想象力作画——谷歌发布的视觉工具deep dream采用了类似人脑神经元的方式,运用机器人“潜意识”记忆库中的“联想力”,来模仿人类的想象力。

比如一张天空的照片,用低层的神经元去处理它的质感,就会形成梵高一样的笔触;而用高层的神经元去处理它,就会将抽象慢慢变成具象,形成城市、建筑、动物的形象……

14.jpg

通过这种方式,deep dream对这个世界展现出了独特的认知,创作出类似药物反应般的鬼畜幻象。

15.jpg

那这种方式,能够被称为艺术创新吗?

 

纽约艺术评论人Jerry Saltz说,deep dream只是在原有的图形内,填充随机的图像,这种方式尚不能完全被称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创作,只能说是初期的尝试。但是按照这种方式进化下去,或许可以模仿出人类创意的产生机制。

 

二号选手取代指数★★☆☆☆

 

总结:想象力或许是解锁人性的钥匙

 

  第三位选手 AICAN  

 

挑战人类宣言:创新力,不过只是一串公式~

 

美国Rutgers’ Art & AI 实验室认为,创新力就是一串公式——

 

创新力 自创性 X 影响力

自创性,即独一无二性,与之前的画作相似越多即自创性越低;而影响力,则代表了创新对于艺术发展的意义,你可以在本子上随便画几个圆圆叉叉,但那不是创新,真正的创新是会引发后世的大量模仿、借鉴和致敬的。

通过这两个数据的分析评定和整合,就可以得到艺术史上所有画作的创新度。比如达芬奇最出名的蒙娜丽莎,通过大数据运算得出的创新度得出,它的创新力其实低于许多并不出名的作品。

要让AI创造出有创新力的作品,首先得让机器知道什么是创新,通过对所有名画的创新性的运算和整合,Rutgers’ Art & AI 实验室创造出了一个名叫AICAN的AI系统,来产生最符合大数据对于创新度的要求的、与之前所有艺术风格背道而驰的艺术作品。

这种纯粹依靠大数据的方式,使人不免怀疑AI创作过程中新意产生的来源。仅在依托艺术史的同时推翻艺术史,是缺乏源头活水的。果不其然,AI生产出的大数据画作,确实很难让人发现新意。

纽约杂志艺术评论人Jerry Saltz评价说:AICAN的画作属于看似前卫的当代画中风格平庸的那一类,已经在当代被人重复过一千遍。或许仅凭大数据得出的创新公式,并不能彻底还原复杂而神秘的艺术火花。

 

三号选手取代指数★☆☆☆☆

 

总结:创新不会是一道公式或一串数据

 

看到这里,你应该发现:无数个AI选手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达到艺术创新力,前路却依然渺茫。可见:先有灵魂才有创新先有创新才有艺术

 

 最后回到那个问题:AI能代替艺术家吗?

 

BBC著名测试“Will a robot take your job?”(机器人会取代你的工作吗)对艺术家给出的答案是——难,非常难,可能性大概4%

能被AI代替的艺术行业,都是那些生产重复性设计、本身就很容易被取代的艺术工作。然而真正的创新,还是得掌握在人自己的手里,毕竟机器很难产生原本不存在的东西。只要你具备艺术创新能力,就永远不用担心被机器人取代啦~

 

艺术AI的优势只在于对“重复性”的掌握,即对数据的总结和计算,而不在于创新。AI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可能都比不上一头会画画的大象。但是正因为对这种对重复性的掌握,使得艺术AI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——

 

▼ 快速生产临摹品、模仿品和设计花样,有利于大众艺术的量产,比如海报生成、产品花纹生成、版面设计生成、人像素描……

▼ 准确掌握笔画特点,鉴别艺术品真赝,比如识别范丹齐格的笔触法、毕加索的笔画分割。

▼ 为节省艺术家重复劳动而进行辅助绘画,比如电脑游戏造境,比如学前美术教育。

所以,我们应该探讨的并不是什么取代不取代的问题,而是我们可以用艺术AI去做些什么。想要提高你的艺术创新能力,不如好好利用AI技术,打开你的脑洞,探索AI时代的艺术未来吧!!!

返回资讯列表

在线提问导师

Mr Xu

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 · 自由艺术

咨询

热门搜索

  • 美国留学
  • 英国留学
  • 纯艺
  • 日本留学
  • 服装设计
  • 伦敦艺术大学
  • 动画
  • 皇家艺术学院
  • 帕森斯
  • 罗德岛
艺术留学评估

申请专业: